《说文解字》中对“枭”的解释是:“枭,不孝鸟也。日至捕枭磔之,从枭头在木上。”意思是:枭是一种不孝的鸟。因此人们在白天就捕捉枭鸟并肢解它,将它的头挂在树上示众。
为什么说“枭”是不孝鸟呢?在《汉书·郊祀志》写道:“孟康曰,枭鸟食母,破镜兽食父,黄帝欲绝其类,使百吏祠皆用之。 如淳曰, 汉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。”
(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)
意思是,枭鸟和破镜(一种动物的名称,即獍或破獍),一个食母一个食父,黄帝想要让这种不符合孝道行为的动物灭绝,所以命令所有官吏以后祭祀的时候都用这种动物。
后世的许多古籍都用“枭破镜”代指不孝的行为或人。
枭和鸱鸮一样代指一种像猫头鹰一样的猛禽,《诗·大雅·瞻卬》中写道:“为枭为鸱。”在古代,这种昼伏夜出、捕食迅猛的鸟被视为“凶鸟”。
鸱鸮也常常被用作青铜器上的花纹,有一种花纹即为“鸱鸮纹”,将猫头鹰抽象为线条,作为部落的图腾象征。很出名的就是河南博物院中从妇好墓中出土的鸮尊。
(图右侧为笔者在河南博物院拍摄的妇好鸮尊)
在一些玄学理论体系中,有一词叫“枭神夺食”,也暗含一种凶险之义,在这种状态下,往往会觉得自己的个性和情绪被抑制,性格怪异,容貌也会受此影响,感觉诸事不顺,可见枭神的威力。